林蒼生  天下雜誌專刊訪問稿

美感要從內心開始培養

∼從另一個角度談美的教育∼

要談「美」這個主題,我想從我個人對「美」的詮釋開始談起。對「美」的詮釋我們試著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看。事實上談「美」應該要先從我們的「心」開始談起,因為一個人的身心狀態會影響到他對美的感覺,當身心狀態合乎欣賞美的條件時,所看見的世界也就會很美;當身心狀態不符合欣賞美的條件時,例如生病、感冒時,覺得很不舒服、很累,看見的世界怎麼會美?如果你很恨某一個人,卻跟他到了瑞士這麼漂亮的地方,恐怕你也不會覺得瑞士有多美了。

 

以大自然為師的格物觀

我們先來看看古時候一種修為的次序:「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次序由小而大,從個人涵蓋到天下,長久以來我們都把它當作是一種學問,而沒有把它當成一種科學。其實它不僅是一種科學,而且還是一種生命的科學。這種科學,由前到後地研究可以治國平天下,由後向前則是可以進入宗教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境界。當到達這個境界,我們可以自在地說話與思考,可以從最廣闊的視野探索到最細微的世界。這一系列的道理也可以從個人修為,引申到家庭管理,再運用到公司管理、國家管理。

這樣的思想也非常適合運用於對現代社會的重新檢討。很不幸的,現在大家對於格物與致知已經沒有很深的瞭解。這是源於宋朝時,理學家把格物、致知給忽略掉,變成從誠意、正心開始,從朱熹開始,理學家透過誠意、正心把人塑造成為端正的人,但是因為和大自然脫離關係,所以人變得僵化,缺乏感情,理學也就留給人刻板僵化的印象。本來中國的科學非常發達,但因為宋朝理學開始與大自然脫離了關係,所以科學、醫學、藝術就沒落了。由此可知,忽略格物、致知對中國造成了多重大的影響。

我們來看看什麼叫格物、致知。孔子闡述格物致知是基於對易經的瞭解,易經31卦「咸卦」就是談格物,32卦「恆卦」則是談致知。「格」從「木」、「各」,是指各種不同的樹木或木頭,雖然有不同的樣貌,卻有著相同的生命跡象。格物就是進到大自然裡面,跟大自然融為一體,去體會不同的生命背後相同的生命內在。「格物」的過程是很可貴的,現在我們的科學可以讓我們體會很多以前所沒辦法體會的東西,像道家喜歡到山上修行,一些寺廟也都蓋在山上,它背後的原因是在大自然中得到不同的修行環境,這環境使修行的人更容易進入「格物」的體會。

日落以後夜晚來臨,大地一片黑暗,應該是萬物休息睡眠的時候。但是現代人發明電燈,白天活動時間變長,年輕人便流連卡拉OK、舞廳,凌晨兩三點才睡,生命的規律被改變,身體就容易出毛病,這就是違反大自然所產生的缺點。體會過這些缺點,人們便逐漸了解到個人生命實在非常渺小,作息必須遵循大自然的法則,不能和它相違抗,這體會就是格物。

等到這些年輕人當了父親,他的兒子也是玩樂到凌晨兩三點才睡,作父親的便會叮嚀兒子注意身體,不要這樣作息不正常。叮嚀一次兩次三次....,兒子或許就會聽父親的話而改變,順應大自然的循環,也自己領悟到作息正常對身體的好處,這就是致知,作息要正常也就變成一種知識傳承下去。知識不斷傳承下去以後,長輩、古代聖賢的學問就因此而產生。

所以所有的一切都要回歸到大自然,然後才能談誠意正心。先從「誠」來談,誠意就是不要有雜念、私慾,大自然是沒有私慾的。沒有私慾的話,就可以「誠意」,但人總會有七情六慾,一旦放縱七情六慾,就會吃想要吃好吃的,聽想要聽好聽的,這時如何在慾望與誠意之間取得協調,如何控制管理慾念,這便是「正心」,要把心端正起來。誠意、正心之後,便要「修身」,讓身體與生活的運作上軌道,讓大家因此向你看齊,這就是「齊家」;之後就像以前「舉孝廉」,成為國家重要大臣,將國家治理好,這就是「治國」;外邦看到這個國家治理得很好,便會來歸化,終於「平天下」,這是一種王道的精神,不同於霸道的以力服人,而是以德服人。

 

左腦與右腦的平衡

我們日常生活要注意左右腦的平衡,當左右腦平衡時,便可產生「全腦」作用,一種整體行為的和諧,也就是莊子「大宗師」篇裡所說的「真人」。如果有人每天只是打拼做生意,每天都在計較利害關係,這種利害關係皆建立在邏輯的基礎上。邏輯是一種很清楚的東西,例如32大,非常清楚,因此人們會去爭這種清楚的利害關係。生活在邏輯的世界裡,用的都是左腦,因此左腦越來越發達,就會變得越來越挑剔,計較小利。左腦發達到凌駕右腦之上後,對於文化、藝術、感情就會變得越來越淡薄,為了賺錢便六親不認了,變得尖酸刻薄。這就是左右腦不平衡。

大自然有一種動物,它是左右腦都平衡的,就是海豚,所以你看海豚很可愛,給人很可愛的感覺。現代醫學發現,當我們左右腦平衡時,腦中就會產生一種腦內嗎啡,β-endorphin。β-endorphin是沒有副作用的,當它產生時人就會很快樂,很輕鬆,就像是打了嗎啡一樣。後來又進一步瞭解當β-endorphin產生時會有α波產生,α波的產生是因為人的左右腦震動頻率差異在一定範圍(8-13)內。研究發現在有海浪、高山、樹木、松濤、瀑布的地方都會有α波產生,這就是為什麼人在山海之間便會怡然自得的原因。宮本武藏為甚麼要在瀑布下修行?因為在瀑布下可以讓人進入α波狀態心無妄念,而達到誠意正心的狀態。所以修行者喜歡到山上修行,在修行中感到與大自然合而為一,此時不會去想到什麼利害關係,左腦也會獲得平靜舒緩,而從β波降到α波。這時人的內在是α波,外在的自然環境也是α波,進而達到一種共振和諧,這便是中國人所說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其實不是很難的事情,例如當聽音樂時,人也可以跟音樂打成一片。譬如年輕人在跳流行的ParaPara舞時,他也會覺得很快樂,他的快樂是來自於跳舞時與音樂節奏的和諧(也是一種人與環境的和諧),這和諧會使人覺得快樂,但它的範圍與大自然比起來,境界就差多了。          

生命是一種能量,這種能量小到最小時就是我們內心的思想、靈感,擴大後就變成我們的情緒,再擴大就會變成行動,最後就變成與外在環境的關係。當生命能量與外在環境的能量相互交流時便會產生一種快樂,一種美感,但是我們通常沒有用心去體會這種美感。也就是說,「美」一定要從自己的內心開始,這非常重要。所以我們所說的美感便是人與外在環境打成一片時,覺得很舒適、很契合,那種舒適契合的感覺讓人沒有壓力,那時便會覺得很美。當我們瞭解美感產生的過程後,才能知道如何去提昇自己對美的感受與欣賞能力。

 

超越五官、用心體會

一個人有了這樣的體會之後,就可以隨時隨地感覺到美,美一定是在心境平和的狀態,因為跟別人吵架時是絕對不美的。為了追求美,就要避免跟別人吵架,避免跟人家爭執。道德經就是教我們一個簡單的模式--「不爭」。事實上,「不爭」、「不辯論」是有很高的哲理在背後的。

我有一次撥空去看畫展,因為只有30分鐘的空檔,就坐著計程車急急忙忙地去看,到了目的地匆忙地跑進去博物館,因為心臟還跳得很急,剛進去時烏漆嘛黑的,坐了3分鐘後才知道畫的位置,休息5分鐘後才看見畫的內容,才走過去看;但是看了半天,發現還是無法與畫產生呼應,至少看了10分鐘後才慢慢看進去,知道畫家為何要這樣畫。要看到畫家作畫時的心境能與我現在的心境相呼應時,那才是我真正體會這幅畫美的時候。從跳下計程車時的粗糙情緒到與畫呼應的細微心境之間是有很大差距的,這便需要去沈澱。當需要沈澱時才會知道平常情緒的變化有多大的污染,平常我們都是在很粗糙的情緒範圍內,我們要能隨時隨地讓我們粗糙的心境沈澱到細微的範圍時,那時候才能體會什麼叫做美。沒有進入那個細微的範圍就不可能體會那種美。

事實上當你把你的心靈融入一幅畫,與畫產生共振、打成一片時,便能慢慢地去思考像梵谷畫的天空為何都是螺旋?他的螺旋為何都是左旋?才能去體會他看到的天空螺旋中有著什麼樣的能量。另外當我們用心聆聽貝多芬的音樂時,才能夠體會為甚麼他能在耳聾之後還能寫出那樣的音樂,那是一種用身心靈所寫成的音樂。在莊子內篇第四篇「人間世」中,顏回問孔子:「敢問心齋?」孔子回答:「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已經是貝多芬的境界了,但孔子還更進一步,要聽之以氣。

有位名男高音叫做卡魯索(Enrico Caruso),他的高音唱得非常悅耳動聽,但後來才知道他的耳朵有缺陷,因為他聽不到自己唱的低音部份,所以他就從較高音階一直拉高,才激發出唱聲的特異高音來。這個故事有什麼啟示呢?就是我們不應被自己的五官所限制,貝多芬、卡魯索,甚至梵谷都是很好的例子。有人說梵谷後來發瘋了,是這樣子嗎?說不定是他已經進到了一個我們所不能理解的境界去了。

我們耳朵的纖毛構造原本可以讓我們接受16-20000赫的音幅,現代人類能聽的音高,只能到7000-8000赫而已,這是不是表示在古代的人類有順風耳的特異功能,現在反而是退化了。所以卡魯索因為聽不到低音而能把音階提高,貝多芬因為耳聾而創作出更值得用心來聆聽的交響樂,這些例子都在告訴我們不要受限於五官的障礙,才能進到一個更高的層次,一種更細緻的層次。讓自己能從粗糙的情緒進入到這種微細的境界,這種過程稱為沈澱,要把自己沈澱就是要正心、誠意、這樣才能反其道而行進一步回到格物、致知的境界。

「美」,許多人都把它當成是一個抽象的名詞,但其實不是,「美」應該是個人體會出來的一個很具體、很有生命的覺知。覺知的美感才是一種真正的美。所以我們要隨時隨地把自己的心保持在微細的覺知狀態,才能體會到我們生活的美、周遭環境的美、藝術作品的美、各地的美。美並不是只有看著圖畫、看藝術品的時候才會美,當我們隨時隨地都能感覺到美的時候,看到藝術品更會感覺到美。因為藝術品是超越感官之後,在超感官狀態下所完成的作品,作者的體會會比我們高一些,所以我們在體會這樣的作品時,也要把平常的美感拉高一些,才能跟作者的美感相呼應。就像金剛經裡所說的:「所以者何,一切聖賢,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因為皆以進到「無」為法的層次不一樣,所以還是有差別的,而這個差別就是我們要惕勵自己進步的地方。

 

學習擴大心量

人為什麼要有男女之別?如果人生來就完美,那就一個男生過一生就好了。大自然有白天、有黑夜,有陽、有陰;如果男為陽,女為陰,則男與女的能量就必須合而為一,以變成更大的能量。所以我們必須從這個角度去思考結婚的意義,一個人獨身的時候可以隨心所欲,想做甚麼就做甚麼,這是獨身的好處。但是結了婚,就必須考慮對方的立場,一個想打高爾夫球,一個想看電影,這樣就容易吵架。其實這種差距就必須去學習,獨身時是一個人的「心量」,結婚後則是兩個人的心量,兩個人的心量合在一起就有兩倍的心量,要學習去擴大我們的心量。我們的心量有多大,我們的事業就有多大。

結婚是一種學習,讓我們體會異性思考方式的不一樣,要去包容對方,在包容的時候,就能擴大自己的心量,在兩個人的世界,心量就大了兩倍。當有了小孩,就擴大成三個人的心量、四個人的心量,當夫妻兩個要去看電影時,小孩要去學小提琴,這時就只好先陪小孩去學琴,這就是「替別人著想」。當達到了證嚴法師的境界時,就要「替萬萬人著想」了,她的心量是萬萬人的大,當她替地球上所有人著想,她的心量就是60億人的心量,因此人生就是要學習擴大自己的心量。

學習擴大心量,可以平衡我們的左右腦,產生α波,讓α波與大自然和諧,接著就能把心量擴大到家庭裡,擴大到公司裡。公司也是有左腦與右腦的。在公司左腦的邏輯裡只有資產負債表跟數字,賺就是賺,賠就是賠。而公司的右腦就是公司的企業文化,如果公司非常的和諧,它的左腦跟右腦就非常的平衡。唯有公司和諧才能帶動員工的幹勁。一家公司我們看得見的是它的業績,而看不見的就在於士氣、和諧性、做事的效益、幹勁以及幹部與所有人相處的智慧的高低。智慧的高低包括知識的高低,知識則決定做事方法、策略、方向的正確與否,而這些就影響到整個公司邏輯與非邏輯的和諧。當我們不從這種角度去看公司,而從管理的角度去看時,就很容易掉進一種陷阱:看得見的就管,看不見的就不管了。這樣的做法在邏輯的部份是很容易發生摩擦、鬥爭的,因為邏輯非常清楚,利害關係非常清楚,因此每個人就會為維護自己利益而去鬥爭。

 

邏輯與非邏輯的和諧

「天下文化」翻譯過一本奈思比的書「高科技、高思維」(High Tech, High Touch),我認為應該要翻成「高科技、高感性」,因為思維來自左腦,是邏輯的思考,而Touch是一種感動、感性,它是來自於右腦。因此奈思比強調我們要發揮科學效益,但也不要忘記High Touch。例如奈思比認為一間教室中要有電腦,這是High Tech;也要有鋼琴、音樂這些東西,因為這是High Touch。在奈思比30年來所寫的三本書中,有著崇高的vision,可以說是現今面對21世紀新時代挑戰應該認識的觀念。

公司的企業文化經營理念都是內在的,而產品則是與消費者接觸的外在,所以要如何將一家公司的內在理念延伸到外在產品,就變得非常有挑戰性。理念需要實際行動來落實,不然就變成眼高手低了。所以統一很早就開始思考如何附加一些非邏輯的東西在我們的產品上。例如統一有個產品叫「輕鬆小品」,加印了一些感性的小品文,因而提昇了產品的附加價值。再來像左岸咖啡,還有最近的馬雅咖啡。馬雅咖啡展現的是失落古文明的「淒涼之美」,它可以延伸到對21世紀迷失在現代文明中人性的省思。同時我們藉由馬雅咖啡來代表一種咖啡文化,讓我們在喝咖啡時藉由咖啡的情緒沈澱功用,去回歸到微細的境界,在沈澱的過程中,去回復本性,找到自我,完成一種生命昇華的過程。

在開發這些產品的過程中,我們不僅僅是要給消費者一罐咖啡、一罐飲料,事實上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只是一種邏輯,我們還要加入非邏輯的部份--plus α,加入附加價值,讓它成為一種非邏輯的產品,像左岸咖啡、輕鬆小品等等都是,還要把這樣的想法和做法變成一種可以遵循的規範。例如統一現在提出來的「千禧之愛--A kiss to the spirit of the future」,希望以廿世紀畢卡索的名畫「a kiss」做為一種形而上的象徵,用以銜接廿世紀邏輯的世界與廿一世紀非邏輯的世界。千禧之愛包含了四個主題:尊重生命、親近自然、彼此關懷、樂觀進取,這四個主題就成為我們行銷的策略,統一公司藉著贊助運動、藝術、文化活動,就像美索不達米亞藝術展、王菲演唱會、申奧長跑等等這些活動,經由這些活動所帶來的美感搭起與消費者接觸的橋樑。所以統一還會再接再勵,繼續秉持這種精神,來積極規劃與2008年北京奧運相關的各項活動,不僅提供好的產品給消費者,還要讓統一能成為一家跟消費者打成一片的行銷公司。換句話說,我們希望與大家一起來塑造21世紀的畢卡索。

 

重視生活空間之美

再來談一下城市建築的空間美感。從格物的角度來看,一個城市是有生命的,一棟建築也是有生命的。我有一個好朋友是利樂包公司的老闆,他在森林裡有一棟老房子,那棟房子的正中央放著一個搖椅,是他祖母的搖椅。整棟房子就以那張搖椅為核心一步步去設計建造,藉以表達對祖母的追思。像這樣的房子它的磁場一定很強,能量一定很高,這是有生命、有感情的家,如果我們將來蓋自己的房子,也可以像這樣去思考,不一定是要一張搖椅,或許是媽媽的一個戒指,它所放出的能量,永遠都在教育小孩子。這是一個有生命、有文化、有內容的建築。

我這位朋友增建房子時,要設計師設法保留舊建築,將新舊建築融合;布達佩斯的希爾頓飯店旁邊有一座古老的城堡,這家希爾頓飯店就蓋得跟古城堡融合得非常好,不像我們台灣拆毀古堡,或像北京拆掉城門一樣。要知道古蹟是一世代人的集體記憶,是社會的基因,拆毀古蹟等於是破壞社會的基因,抹煞所有人的集體記憶,這是不應該的。就像台南的公園路曾經有過整排美麗的鳳凰樹,卻為了拓寬道路而被砍除,集體記憶也因此被抹去;任由阿里山神木傾倒也不應該,因為阿里山神木已經不只是阿里山神木而已,它是一種集體的記憶,是所有在台灣成長生活的人的共同圖騰,是台灣的象徵。把這個象徵毀掉、抹去集體記憶後,就會造成了一種失落感。日本廣島原爆紀念館就將一艘經歷原子彈爆炸的漁船保留下來供人參觀,像這樣子的作法,絕對不是塑造一個木乃伊,而是有它的教育作用在。以現在的科技,應該可以讓神木維持原狀不傾倒,再用現代建築加以輔助,成為大家可以前往參觀的景點。

一座城市要與大自然合而為一,除了保存古蹟,另一個方向就是要多種綠地。全世界綠地比率最高的都市之一是廣西的北海市,但是也只有36%,如果是在古代可能可以達到70%吧。你看瑞士風景之所以美,就是因為一大片的綠地中只有一兩棟小木屋蓋在那兒,若是蓋了一大片的小木屋那怎麼美得起來呢?你走在西門町的人群中,你大概不會去跟人群說早,但是在山上偶然遇到個人你就會跟他打招呼,這是因為都市的人太多了。

城市中人太多,房子太多,這樣的城市就容易出問題,尤其是水資源的問題。有人說,台灣現在為甚麼會亂?就是因為環境保護、水土保持50年來都沒做好,地下水受污染,髒水隨處亂竄。我認為大自然是一種磁場,當受到污染時磁場就減弱,於是人的思考能量也降低,低的思考模式就帶來種種亂象。兩個人打架,那不是能量高,而是能量低,因為打架是一種爆發力,爆發力就是把能量一次用完;真正能量高的人是有如老僧入定的,看來和藹可親的。所以磁場變弱時,人也會受影響,眼界短視,胸懷狹小,這樣就非常危險了。台灣這種現象好像越來越明顯了,或許天災連連正是來自這個道理也說不定。

所以我們必須淨化水土,讓綠地重生,要種樹,要回歸大自然,New Age(新時代思想)就談了很多這方面的東西。不只是水、環境,還要在人性和諧上提昇到更高層次。德國有一套建造都市的做法,就是一個都市最好不要太大,他們不願意都市膨脹到像東京或紐約那樣子,所以德國到處都是50萬人口的小都市。但是都市規模也不能太小,因為太小就無法提供市民基礎的公共建設,像圖書館、音樂廳、馬路、下水道等等。執政者一開始就要在城市的基本管理上用心,讓每個人都有一處可以在心理上跟大自然相調和的空間,當人們的生活環境中有著這樣的空間時,才能有美的教育與對美的感受力。如果一個人生活在雜亂的菜市場中,他的生活怎麼會有美感?就算把小提琴帶到菜市場去演奏,也會顯得格格不入,所以美的教育必須從都市、生活環境開始,而不只是在學校裡面。

現在的小孩子受教育已經不只在家庭或學校了,他受外在環境、網際網路、電玩、同學的影響更大,所以美的教育也必須是全面性的,全面性的教育則必須從整體的生活空間開始。空間必須注意和諧性,風水學上認為當空間的稜角越多,氣的亂流就越大,當這些氣衝著我們來時,就會影響到身體,讓身體不舒服。三角形的房子容易產生亂流,四方形就比較不會,所以中國人的三合院、四合院,都是四方形的。杭州有座六合塔,它的造形就像現代的天線,用意就在連接上天的能量,將能量連接到地上,所以中國塔多的地方文人就多。就像蘇州有座虎丘塔,建了以後文人就越來越多,像唐伯虎就是。所以中國的建築自有它的道理在,都是要跟大自然和諧的,生活在那種環境裡面的話,就自然隨時隨地都在接觸α波了。

日本的庭院是學中國的,日式庭院中用細沙耙成紋路以模仿浪濤,這樣的浪濤也有α波的作用,人坐在α波當中心靈就能安定了;另外像用石頭跟花組合成日本獨有的花道,再由小而大模仿大自然,就形成大花瓶一般的日式庭園,而更大的庭園就是大自然了。把大自然縮小就變成了盆景,這樣就能得其所哉,就能隨時隨地進到美的世界,把美變成生活的一部份,隨時隨地都不會跟美脫節,這才是美的教育。如果以為只有上美術課才是美的教育,這是錯誤的想法,只有廿四小時都在美的環境裡面,自然就能回歸到誠心,回歸到格物了。

 

提昇人文素養

所以像台灣為了建設都市就把古蹟拆掉是不對的,國外許多都市都是將古蹟融合成都市的一部份,等到都市要擴張,就向外尋找新的土地做好重劃與都市設計,像橫濱、布達佩斯、里昂、羅馬等著名都市都有新舊城區,這樣不是很好嗎?

從城市再談到國家,一個國家也必須與大自然呼應,要順天應人。一個國家不能只注重經濟,只注意經濟的話就是只往左腦發展,這個社會就會變得斤斤計較,變的沒有氣質。台灣從前給人的印象就是一種暴發戶的氣質,或許與這個有關。我認為台灣不應該以成為科技島為目標,在科技上,使台灣滿佈光纖,增加競爭力是對的,但在方向上,應該以成為21世紀的文化島為目標。一個國家應該要有文化,有文化就有它非邏輯的部分,藉以呼應大自然的非邏輯的部分。文化就是一種傳承,所以我們不能自外於中華文化,因為我們這一群人的思想基因內都有中華文化的傳承,每個人一開口就是孔子、孟子,如果不認同這個文化,那怎說得通?文化是一個國家的非邏輯部份,是看不見的,是全體國民的集體記憶,就像大自然一樣,必須要被認同,要與它合為一體,而不能跟它脫離關係,所以我們要將台灣塑造成文化最高的地方。我很認同龍應台女士的作法,例如她引介諾貝爾獎得主來台灣講學,像這樣的活動統一就非常願意參與,她的方向很好,要讓台灣變成有文化氣質的地方;如果推動文化工作的人還要被一些不推動的人攻擊,這實在是很沒有道理的。

資本主義的本質是競爭,經濟就免不了要競爭,競爭到後來就成了鬥爭,最後手段就無所不用其極了。所以經濟要跟文化調和,因為沒有經濟,談文化也沒有用;而經濟好有了財富,就要做到均富,縮小貧富差距,還要用文化來調和經濟所帶來的衝突。台灣是很有機會將東西文化的傳承在這個島上樹立更高水準的。南懷瑾先生曾經說過,21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但中國人的世紀的真正內涵是含蓋了「社會主義的福利,共產主義的理想,資本主義的方法,以及中華文化的精神。」相信他所指的是這個意思。

 

觀照當下、正面思考

「美」要從自己的內心開始。什麼是真正的美呢?一是微笑,再則是幽默,三是樂觀,四是充滿希望的正面思想。人只有在微笑時是左右腦平衡的,所以是最美的。當一個人說我很快樂時,其實他已經不快樂了,因為快樂已經過去,「知道」已經轉成語言,就成左腦的邏輯了。人只有在微笑時,他的覺知存在於「當下」,金剛經裡頭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逝者已矣,過去的已過去不存在了,所以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則是過去心的反射,所以未來心也是不存在的;而現在心則是由許多變異遷移的剎那片段所組成的,也無法去確實抓住,因此只有「當下」的覺知最是清清楚楚,這也就是佛經裡說的「觀照」。

佛教有「第一念、第二念、第三念」的說法。你看到一朵花,這是第一念,沒有任何想法;後來會覺得花漂不漂亮,這就是第二念,也叫「分別心」;覺得花漂亮就想摘下來帶回家,這是第三念,又叫「擁有心」,產生慾望了。所以佛家有十二因緣,即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名色緣六入,六入緣觸,觸緣受,受緣愛,愛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死。取就是第三念,愛是第二念,受是第一念,我們如能時時保持在第一念,就是前面所說的「當下」的覺知,時時在「當下」的覺知,不要落入第二念--分別心,就比較不會再落入第三念,而受制於慾望的束縛,不被慾望所束縛,人們的心頭就比較容易進入微細狀態,心頭進入微細狀態才會靜觀自得、萬物皆美,這時體會到的美才是真正的美。所以在當下中的微笑,是我們要學習的第一件事。我相信達文西畫蒙娜莉莎的微笑,他不是要大家知道他的技巧有多好、蒙娜莉莎有多美,而是要表達唯有微笑才是生命中最實在的片刻(moment)。就像我們在打坐時老師總要我們面帶微笑,因為微笑時腦中不會胡思亂想,而能夠真正回到當下這個片刻的覺知。人在大笑時很容易忘形,而微笑時還能保有自我,還能感覺到當下。

一個人如果常常微笑,就比較不會生氣。然後第二步是要學習幽默。幽默需要足夠的智慧,因為沒有智慧的話,常常聽不懂幽默,甚至還會帶來誤解。幽默也需要足夠的能量,一個疲勞的人是幽默不起來的;幽默還需要很高的學問,就像幽默大師林語堂,他的學問博古通今,才能隨時隨地幽默。一個人如果很幽默,他一定很有智慧、學問與能量。一個懂得微笑與幽默的人,一定是個樂觀的人,不會突然從快樂跌到谷底,即使明天要軋三點半,他也能快快樂樂地去軋三點半。因為樂觀,所以所有事情都會正面思考,所以一個幽默的人絕不會嫉妒人,不會對人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因為這樣做就沒有智慧了,而培養智慧要從學習不生氣開始。

有一個方法可以衡量一個人的智慧,就是看他從生氣到氣消的時間有多長。修行的人應該可以在剎那間就消了氣,有些人則是跑跑步、看場電影或睡個覺以後才不再生氣,但有人就會恨人恨上一輩子,氣仍不會消,這就完全沒有智慧了。而且智慧應該是要在所有狀況中隨著狀況的改變而改變。菜根譚中有一句話在說明真正的智慧:「風來疏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這境界可以與前面所說的當下一起體會。隨時都在當下,就隨時皆安祥、平靜,由安祥平靜而心生微笑,然後幽默、樂觀,就能任事積極,充滿希望地在生活中怡然自得。

這樣從微笑、幽默到樂觀,只要維持正面思考,不要被壞情緒帶來負面能量,而讓身體充滿高能量、好情緒,就能充滿希望,明天就真的會更好。一個人要讓這四件事隨時充滿在心裡。但是人生並不是都能永遠順利的,佛教中有所謂順考、逆考,人有時會生病、會情緒低落,所以方法非常重要,我們要學習對著身體裡的病痛微笑,不要被病痛影響情緒,才會樂觀進取。樂觀進取的人生,可以讓我們不再左右腦失衡,可以沈澱我們的心靈,可以擴大我們的心量;由自己做起,再擴展到社會國家,這不正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嗎?即使無法到那個境界,也可反其道而行,追求身心靈與大自然的和諧,正行、反行,天地間就幾乎是無處不美了。

天下 2001年11月15日 海濶天空 V 美的學習 - 捕捉看不見的競爭力』特刊,第8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