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又銘

統與獨的內在意義並不對立相斥,兩者的辯證互動恰在塑造新的文化典範。

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專任教授 劉又銘

原載於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政策論壇電子報》第八十九號 2003.11.21 發行 


  統、獨之爭是當前台灣內部以及兩岸之間的一個現實的具體的紛爭。但本文想將統、獨提升到較抽象的層次,看做兩種同具正當性的價值觀,從更根本更廣闊的文化、心理層面來討論它們。

  從文化、心理層面來看,統派政治觀點蘊含著以群體為本位、講求大我精神與大同理想的價值觀(以下簡稱「統」),獨派政治觀點蘊含著以個體為本位、追求個體尊嚴與個體權益的價值觀(以下簡稱「獨」)。就整個中國歷史與文化傳統而論,則「統」似乎比「獨」更為源遠流長更為基本,但「獨」也在近代越來越凸顯越來越具有正當性。一般容易忽略的是,這兩種價值意識在華人內心中其實是同時存在的基本結構:儘管意識裡多少有偏「統」或偏「獨」的傾向,但意識底層裡相對的另一端仍然潛藏著。值得注意的是,這或隱或顯的兩端,還會因著現實情勢的不同而擺盪、交替。因此,統獨之爭不只是個政治上的難題,它更是每個人內心中必經的一個成長的課題。

  由於看重群體價值,「統」通常要求其成員適度犧牲個體以成全群體,這裡有它正面的意義。然而當這種價值觀在特殊情勢下過度膨脹,凝結為僵化的意識型態,甚至成為方便的藉口時,它就會變質為一個過度壓抑、損傷甚至犧牲了個體的體制。一旦個體意識或個體需求有所覺醒,它就要遭到外來的、內部的質疑和否定了。如今獨派的崛起,以及統派內部的鬆散、怨懟與觀望,基本上就是這個原因。所以今天統派最大的難題不是如何對付獨派,而是怎樣在新的時代生態裡,重新理解、實現「統」的價值;也就是怎樣體察大幅升高的個體意識與個體需求,怎樣在安頓上述個體意識、個體需求的前提下找到新的統合理念統合機制。能夠做到這一點,它才能讓內部成員再度燃起熱情,才能實現泛藍軍的重新合一,也才能由衷地包容、尊重獨派勢力,成為一個沒有包袱的統派。

  由於看重個體價值,「獨」通常強調本土性、在地性,抗拒外來他者的宰制,這裡也有它的正當性。然而當這種價值觀在特殊時空脈絡支持下挾帶著心理情結形成狂熱信念,凝結成狹隘的族群意識和以怨報怨的心理機制時,它就會變成一個封閉、私我的體制而多方樹敵。只要群體價值觀還在許多人心中縈繞不去,它就會遭到圍堵、抵制,無法進一步發展了。獨派陣營一直很難獲得絕對優勢,主要原因在這裡。所以今天獨派最大的難題也不是如何對付統派,而是怎樣跟華人文化圈中根深蒂固的群體價值觀適度相容,怎樣在追求台灣人主體性的同時也一起尊重其他族群其他價值觀,怎樣站在執政的角色上真正為全體國民當家作主。如果它不這樣,反而把「獨」的價值觀絕對化,則一方面,其他各陣營勢必起而自保相抗,造成分裂;另一方面,一旦統派脫胎換骨成功,它的重要性勢必降低,它當家做主的機會也會得而復失。

  不妨說,在共同的文化、心理結構裡,「統」與「獨」的價值觀並非絕對對立與不相融通的,它們可以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相互召喚相互轉化相互促成。因此,一旦統派浴火重生,成為尊重差異與容許個體性存在的新統派;而獨派進至成熟,能在追求個體性的同時與異己者共存共榮;那麼台灣的統、獨兩派就只是在群體價值與個體價值之間倚輕倚重的兩個陣營,類似美國兩黨和平競爭的生態便在其中了。

  擴大地說,如果全球華人圈裡各個層級的群體與個體之間,也都能在文化、心理層面走過上述這一段統獨辯證的歷程,那麼兩岸的分與合,台灣的獨或統,就一定不會是一個緊繃而危險的課題了。總之,台灣目前的統獨之爭,表面上是一場「去中國化」與否的爭議,根本上卻是一場追求華人文化新典範的文化運動。從文化與心理的層面來看,這可能是在現代性的挑戰下通向全體華人的未來的一個必要的新文化運動。